山中傳奇
住宿資訊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訪客留言
餐飲美食
行程規劃
PayPal 線上付款
交通指引
預約包車
♥ 線上訂房 ♥
選 單
山中傳奇
住宿資訊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訪客留言
餐飲美食
行程規劃
PayPal 線上付款
交通指引
預約包車
♥ 線上訂房 ♥
花蓮縣民宿008號
慕谷慕魚生態廊道
「慕谷慕魚」名稱由太魯閣族“MukuMugi ”音譯而來,語意為『從長滿藤蔓地方而來的人』,隱匿於山谷中的慕谷慕魚,舉目即可望見連綿不絕的青山和清澈的藍天,壯麗的溪谷景致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組合而成;清澈透明的溪水呈現青綠色,水質清晰到可以直接透視到底部的石頭,潺潺的溪水聲響伴隨著鳥鳴是這裡最迷人的協奏曲。 原本是族人生長棲息的空間,在媒體的傳播下,逐漸為人所知,...
七星潭風景區
七星潭風景區位在花蓮縣新城鄉,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此地以自行車道為旅遊動線,途經南濱公園、花蓮港、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風景區,長達二十一公里,有著各項硬體設施,在七星潭,白天,您可以看著海峽優美的弧形海灣,也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新城與崇德地區的燈火點點,同樣的地點,不同的時刻,給您最頂級的視覺響宴。
豐濱天空步道(親不知子斷崖)
位於花蓮豐濱鄉,早年穿越父子斷崖(親不知子斷崖)的原住 民步道,與廢棄的新磯隧道平行,長度也相當。古道在 1971年(民國60年)左右荒廢後,在豐濱鄉公所的努力下,重 新打造了一條新的天空步道,並於步道附近規劃了大型停 車場和公園綠地,方便民眾休憩遊玩。 緣著斷崖絕壁而建的全新棧道,底端由透明的強化玻璃製 成,全長約190公尺,一次僅十人...
新城老街
新城村是新城鄉開發最早的地區,早年因立霧溪淘金而繁華一時,設有歌廳、電影院、酒家等店鋪。而後因淘金年華逝去,加上台九線蘇花公路改道,讓新城老街順勢沒落,徒增滄桑的歲月痕跡。 位於新城村博愛路上,有一家六十年歷史的「新城照相館」,屋內有老相機、老布景、老式的鎂光燈、電燈、修底片的工作台;相館旁有一家老字號的「佳興冰果室」,用整顆檸檬連皮下去打的檸檬汁,完全不會苦澀,而且...
太平洋3D地景公園
太平洋公園為原本的南濱公園與北濱公園整合,占地大約20餘頃,合併後結合了海洋與港灣的特色,於原本的南濱公園位置增加綠地設置狀治一樹,而北濱公園則融合海洋特色並增加極限運動區與自行車道,並擁有全台最大直徑的3D彩繪寰宇巨龍,是個適合看海、賞景、騎單車、運動等優質處所。
火車站遊客資訊中心
花蓮火車站出口右側的建築為火車站遊客中心,內部提供各式花蓮的觀光導覽資訊,地圖折頁,並有專人協助服務,為遊客們深入探索花蓮的起點,有需要的民眾歡迎踴躍索取相關旅遊資訊。
楓林步道
「楓林步道」位於吉安鄉福興村大山,山上楓樹成林,沿線三點四公更是均可眺望阡陌縱橫的吉安鄉全景,更可俯瞰整個花蓮平原及海岸山脈北側,為新興的爬山賞楓景點。
貨櫃屋星巴克
貨櫃屋星巴克位在花蓮縣吉安鄉,是全球第一間美國西雅圖貨櫃屋星巴克還要大一倍的門市,更是邀請日本知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設計,並於2018年九月開幕,洄瀾門市的設計以貨櫃與綠建築標準打造,還有環保節能咖啡得來速設計,除此之外白色貨櫃屋交錯連結,遠遠看還更有積木風格。
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共佔地251公頃,偌大的校園中擁有東湖、華湖和小華湖三個湖泊,其中又以東湖最為有名。校內多數建築物座落於湖畔,景色優美,宛若歐式莊園。湖上有著橫跨湖面的觀景橋,為觀看東華美景的好地方。
花蓮觀光漁市(花蓮區漁會)
「花蓮觀光漁市(花蓮區漁會)」為傳統的魚市場,位置座落于花蓮市東區花蓮漁港區。在這裡,民眾可觀賞到漁船卸魚貨、拍賣鬼頭刀、翻車魚等現撈的新鮮魚貨,另有多家海鮮餐廳,為民眾提供種類多樣化、價格實惠的海鮮料理,民眾可以於市場親自挑選喜歡的海鮮種類,並交由餐廳烹調,更可自己選擇個人喜愛的烹調方式,享受最道地的新鮮海產。
崇德海灘
沿著步道步行而下,可抵崇德海灘。景觀平台與步道沿線均設置資源解說系統,遊客可獲得相關的景觀資訊與植物介紹。步道全線由石板鋪設而成,步行約30分鐘即可抵達終點,遊客們可坐在終點平台的階梯上欣賞白浪拍岸與清水斷崖的宏偉雄姿。
雲山水自然生態農場
雲山水全名為花蓮壽豐園山水生態農莊(夢幻湖),本為秘境的景點後因景色太過優美吸引大批旅人前來,進而成為來到花蓮必訪景點之一,園區內永有一大片夢幻湖泊,湖畔邊綠草如茵,並種植著椰子樹與各式植栽,天氣好時搭配著白雲與遠方的山巒層疊便形成了名符其實的「雲山水」,美得讓人不敢相信此為實景而非畫作。
鯉魚潭
鯉魚潭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湖的面積約104公頃,面積廣大呈南北狹長的橢圓形狀,是東台灣最大的內陸湖泊,潭的四周為環潭公路,全程約5公里,遊客可以來此騎乘自行車,享受健康有氧的愉悅假期。 自民國91年起,「鯉魚潭」便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管,經過規劃與設計,管理處在此提供了水上腳踏車、滑船、森林步道…等多元的休憩活動,鯉魚潭的湖水自地底湧出,終年不竭,優美的景色,隨著季節變化...
瑞穗牧場
瑞穗牧場位於瑞穗鄉舞鶴村,牧場為瑞穗鄉酪農區,此地的水源相當潔淨、空氣新鮮,因此所飼養的乳牛頭頭壯碩豐滿,牛奶也非常好喝。 現今的瑞穗牧場,已朝多元的方向來經營,園內不但設有遊客中心、露天咖啡座、自行車道等設施,牧場也提供新鮮的牛奶製品,供遊客食用,歡迎您攜家帶眷一同來到瑞穗牧場,享受有趣的黃金假期。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包含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與舊站噴水池(一館)、舊花蓮工務段與警務段(二館)、蒸汽火車加水塔、舊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宿舍及員工宿舍群、檢車庫、舊鐵路醫院(石藝大街)等地,佔地面積廣大,歷經八年的整修才正式開放參觀。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為於現今花蓮客運總站旁,四合院制的木造建築造型優美,洋式尖塔的屋頂相當特殊,這裡早期是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處(出張所...
立川漁場
立川漁場擁有天然清澈湧泉,並以此養殖黃金蜆.金鐏.香魚和水鰻等新鮮水產。品質優良,遠近馳名。 近年除了積極研發醃製蜆、蜆精、蜆錠、蜆丸等加工品外,更將漁村文化與休閒教育理念結合,營造出完整的休閒農漁園區,讓來此遊玩的民眾皆可寓教於樂,深入瞭解漁村文化,還可品嚐到美味新鮮的蜆、鱒魚特餐,體驗摸蜆樂趣,集生態、生產、生活於一體。
東大門夜市
在第一座濱海夜市「南濱夜市」吹起熄燈號後,「花蓮彩虹夜市」隨之而起,座落於花蓮市中山路、重慶路交叉口,管理單位特別於規劃攤位空間給原本南濱夜市攤商進駐。 後來縣府在2015年三月於原地整修擴建,同年七月改為「花蓮東大門夜市」盛大經營。東大門夜市占地廣闊,包含了「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各省一條街」三處,夜市內除了美食區外,主要以遊戲區為主,與自強夜市並列花蓮知名的...
花蓮舊酒廠(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花蓮文創產業園區由花蓮舊酒廠修整而成,是文建會在台推動的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一。園區擁有廣大的腹地,且地點正位於花蓮市區精華地段,昔日的釀酒廠房經過改造後轉型成為釀製創意文化之場域,是遊客拍照、參訪散步的好去處。展覽場、小劇場、倉庫、辦公廳充斥著復古的懷舊感,和現代藝術具有衝突美感。
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意指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之間,長約12公里的路段。蜿蜒曲折、臨崖逼岸、驚險壯麗的景象,是蘇花公路上最美的地方,被列為台灣八大奇景之一。道路懸在半空中,層層懸崖和峭壁相連,壯闊的景觀令人感到敬畏。
玉里神社
比起花東其他景點,玉里鎮的人潮相較之下少了許多,相較於特地前來此地的遊客,或許因前往六十石山而中途停留的人還更多,玉里古神社至今仍默默地隱身在巷弄間,僅有少數人前來此緬懷歷史。 玉里鎮西邊街的一個窄巷裡,錯落的民宅間竟藏著一座鳥居。灰色的柱子與周遭磚瓦、鐵皮屋頂奇妙地融合,電線交錯其上,將本應顯眼的鳥居隱藏在環境中。玉里神社在1928年(昭和3年)落成,主殿已經傾頹,...
花蓮港景觀橋
「花蓮港景觀橋」位於花蓮濱海自行車道上,長約30公尺,為整合內港親水遊憩區與濱海自行車專用道所興建。大大的紅色搭配碩大的弧形吸引遊客駐足賞景拍照。站在橋面可就近欣賞花蓮港碼頭,橋下運貨用鐵軌的線條美感也是攝影者喜歡拍攝的構圖角度。
花蓮漁港賞鯨休閒碼頭
花蓮漁港賞鯨休閒碼頭是全國第一座規劃為娛樂漁船專用碼頭。區內環境經過整體規劃建設,除了設有登船碼頭,可由此出海,探尋太平洋鯨豚的蹤跡外,港區內另有規緻海洋生態展示區、採買區、鯨豚救援站、咖啡廣場等。 遊客們除了可以到此參與各項海洋遊憩活動外,還可獲得海洋生態知識,亦能看到台灣傳統漁業轉型的過程,更是假日最佳的休閒遊憩去處,鄰近的花蓮漁港魚貨拍賣場與假日魚市還可採購生鮮...
向日廣場
「向日廣場」座落於花蓮漁港,四周被太平洋、賞鯨碼頭、花蓮漁市場及花蓮區漁會所環抱,這裡是太平洋第一道曙光灑落之地,也是「向日」廣場的由來。 廣場上的建築呈現南歐風格,尖聳的屋頂與紅、黃、藍的房屋色彩映襯出地上拼接的五彩幾何圖形,特殊的中西衝突,融合出悠閒的渡假氛圍。廣場上除了有一座大型的抹香鯨石雕,還有一座距離太平洋最近的高塔–「太平洋愛之塔」,寬廣的視野可以遠眺太平洋、海岸山脈...
鬱金香花園(已歇業)
佔地約三公頃寬的鬱金香花園位於花蓮吉安鄉,是一座採多元化經營的現代化休閒觀光花園,園區全面採開放式免費入園。除了鬱金香外,園內植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繽紛花卉,四季皆有不同景緻。 園內有花卉培養區、量販區、觀賞魚池、兒裡遊樂區、露營烤肉區、觀光草莓園、花卉隧道溫室、冷飲茶亭和歐式城堡花卉餐廳及香草植物園區等區,景色優美宜人,是民眾休閒出遊的好去處。
慈濟靜思堂
花蓮慈濟靜思堂坐落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區(花蓮慈濟醫院右側),其創辦人證嚴上人期望以靜思堂來呈現慈濟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濟世精神,為後世子弟保存慈濟的歷史足跡。 慈濟靜思堂於1986年8月17日動土開工,全棟設計有十三層樓,自挑高的講經堂、慈濟道侶廣場、法華坡道、國際會議廳、感恩堂、慈濟世界、佛教文物展示室、宗教圖書館、史料館、藏經閣、瞭望台,每一層樓都有其佛教精神與慈濟世界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隸屬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台地位於台九線(蘇花公路)與台八線(中橫公路)交會點,此處也為太魯閣國家公園之東部入口,總面積約三公頃,台地上設置了太魯閣遊客中心、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及國家公園警察隊,遊客中心內規劃有人與自然館、生態遊憩館、兒童環境教育館及特展室,提供旅客詳盡的旅遊資訊,並由太魯閣國家公園所擁有的特色壯麗的峽谷斷崖景觀,在您前往至花蓮縣的路程中,帶您一同欣賞立霧溪渾然天成切鑿而成...
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北迴歸線是北半球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環繞北半球十六個國家,其中在臺灣就有三座北迴歸線標碑,分別位於嘉義的水上、花蓮的舞鶴及花蓮的靜浦,每年夏至時(6月21日或22日),正午的太陽直射此地。呈現燈塔狀的北回歸線標碑形,中間有狹長細縫,一柱擎天的景象十分壯觀,遊客們可以到此感覺一腳站在熱帶,另一腳站在亞熱帶的奇妙的感受。
台肥海洋深層水園區
來到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台灣東岸,從東側西太平洋的海平面下探662公尺,由此向下扎根,綻放出一朵安定內斂的生命之花,這裡是台肥海洋深層水的取水口,堅信海洋源源不絕的深層能量,萃取出適合人體補充的天然礦物質微量元素,滋養每一個存活在世界的生命。 「台肥海洋深層水園區」以珍視深層水為初衷,打造出全台灣第一座海洋深層水工廠,花蓮廠區占地有46甲,以濃郁的日式斜頂黑瓦...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由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花蓮舊酒廠翻修整建而成,是文建會在台灣推動的五大文創產業園區之一,位於花蓮市的精華地帶,占地約有3.3公頃,聚落內含蓋著26棟老廠房倉庫,形成優雅俐落的園區,空間內包含著各式展覽、演出、餐飲、特色商品、育成講座、旅遊資訊等,為一處充滿文創活力與當代生活風格的據點,同時也是花東旅行的最佳去處。
阿美文化村
阿美文化村的地點,即為傳說阿美族人的獨木舟登陸的地點。村中央有一尊高達二十二公尺的神像供人瞻仰留念,村內不但設有紀念品、飾品、大理石器及土產店,並且陳列了許多阿美族原始住屋、服飾、日用器皿、漁獵工具及山胞最早來台所乘載的獨木舟等文物,展示各種民族的文物、舞蹈和工藝藝品。 村內每日均有五場次表演,除了兩場固定表演外,其餘三場依人數多寡決定表演與否,從每年豐年祭中選出的阿...
牛山海岸水璉濕地
牛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水璉、番薯寮坑至磯崎之間,為花東沿海五處自然保護區之一。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景,牛山鼻的曲折紋理更是地質學的優良教材。水璉為漢族與阿美族混合居住的社區,原灌木叢林茂密,水源豐富,「水蛭」很多,因而阿美族人稱此地為「基偉地岸」(Ciwdiyan),即「盛產水蛭」之涵意,漢人取其諧音稱為「水璉」。 水璉溪至牛山間之砂灘,人跡罕至。水璉牛山位於水璉村之南,...
新社海稻田
從宜蘭南遷的噶瑪蘭人,到花蓮豐濱鄉建造新聚落,因而村落名為新社,在噶瑪蘭語新社是「萬物養生之地」。在宜蘭習慣耕作的居民仍念念不忘稻米的滋味,於是在臨海台地上開闢梯田、種植稻米,成為現在稻田連接著海的特殊景象,又稱之為海稻米梯田。 一年一收的新社海梯田為全台最大的林海梯田;梯田背倚海岸山脈,毗鄰海岸,遙望地平線可見其呈鋸齒狀朝海邁進,稻田一端建有木棧步道,民眾可以沿...
自強夜市(已遷至東大門夜市)
「花蓮自強夜市」位於花蓮吉安鄉和平路和自強路口,營業時間從下午五點到凌晨兩點左右。夜市起源於原本在花蓮市舊火車站六期重劃區內經營生意的攤販們,因土地徵收而無法繼續在該地營業,因而另於現址開設夜市,重新規畫並招攬許多獨具特色且美味的小吃攤在此營業。 夜市內目前約有40幾個攤位,營業時間從下午五點到隔日凌晨兩點間,人潮聚集最多的時間出現在傍晚八點至十二點之間。主要特色為美...
石梯坪遊憩區
光緒年間,統領吳光亮率兵開路時,在東海岸一帶,看見沿岸的岩盤突伸入海,長短不一,像一排排的階梯般,乃稱此地為石梯。 石梯坪位在石門附近,是一處潛水及磯釣的絕佳場所;亙達一公里的奇岩怪石,兩層以上的海蝕平台,觸目皆是隆起的珊瑚礁。特殊的壺穴地質,岩石上則遍生各種海洋植物,林投樹、仙人掌、馬鞍藤等,景觀十分豐富。目前已規劃為風景特定區,設有寬大的停車場、海邊步徑等設施,梯...
鹽寮漁港沙灘
鹽寮位於台11線八公里處,鹽寮漁港早期是一個以捕龍蝦維生的傳統小漁村,興建漁港發生嚴重的侵蝕現象,沙灘消失,只剩下消波塊和礫石;而後於第二期改善工程完工後,變成嚴重淤積,港口變成遊客戲水的沙灘 。綿延近3公里的金黃色砂灘夏日有著豐富的水上活動,也是灘釣、磯釣的熱門景點,為東海岸近年來新興的遊憩點。
鳳凰瀑布風景區
鳳凰瀑布位於花東縱谷平原與中央山脈的交會地,為鳳林溪的主要水源,位於花蓮縣鳳林的水源地風景區內,瀑布高有10公尺,稍微傾斜於山林之中,三面環山,風景秀麗,區內設有露營區、烤肉區、遊樂區、森森林步道等。
港天宮
港天宮位於花蓮市區,為花蓮市最大的廟宇,其地形被地方人士譽為一塊上吉之地,後有一座山稜,像是一張太師椅,正前方與為美崙山相望,彷彿一張拜桌,目前廟地有5000多坪,建地1000多坪,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廟宇分為前殿、正殿及後殿,中前殿廊道雕有大型蜘蛛網狀藻井,係取用樟木聘請大陸師父精雕而成,前殿兩邊設有兩座大型龍梯,由地面升至三樓,極具特色。
南濱公園
花蓮南濱公園位於花蓮市,公園佔地20公頃餘,著海岸全長920公尺,濱臨太平洋,早期南濱地區是漢人拓墾花蓮時登岸的灘頭堡,但後來風浪太大進出港困難,便移至美崙溪口,自此南濱逐漸被人民遺忘,經過幾任市長的建設後,現今的南濱公園綠草如茵,設有椰子園、露營區、騎馬俱樂部、兒童遊樂場、海上遊樂渡假中心及民俗村等設施,並成為花蓮人最優選的戲水場所,而每天入夜之後,南濱觀光夜市即將在此登場,夜市內美食攤販林立,...
天祥
天祥原名塔比多,意為山棕。位於立霧溪流域的河階地上,為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匯流處,舊為泰雅族塔比多(Tupido)部落所在。中橫公路開闢時為紀念文天祥而改稱其名。此地形勢開闊,是中橫公路東段之一大轉運站,除可欣賞到曲流壺穴等地形景觀,亦可找到礫石層出露出的痕跡。以東為經高度變質作用的大理岩層,以西則是較年輕且岩層較鬆軟的綠色片岩、黑色片岩、千枚岩。本遊憩區屬低海拔之闊葉林生態區,附近山岳、溪谷景色優...
豐田移民村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曾在花、東一帶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居民多來自日本北海道、四國等農村地區,為規劃完善的農莊聚落,道路設計呈棋盤狀,土地為方形。村內設有移民指導所、派出所、醫療所、神社與佈教所及小學校等單位。由此可以看出當年日本在推動移民政策時,規劃工作相當詳實嚴謹。 「豐田移民村」位於壽豐鄉的豐裡村一帶,是日本在台灣所設的第二個移民村,地名自日據時期流傳下來,...
荖溪親水園區
「荖溪」位於台九丙道重光社區段橋下,上游理想礦場至橋下中游段。溪水清澈碧綠,上游處的攔沙壩,成為民眾夏日戲水的游泳池。上游為昔日盛產豐田玉石的理想礦場,溪中常可尋得玉礦石,群集的魚群、蝦蟹及陸龜更是常見悠游身旁,相當清幽宜人。
中橫公路入口
中橫公路西起台中東勢,東至花蓮太魯閣,全長194公里。東段風景線由於立霧溪及其支流劇烈的河川切割作用,以及受到地殼隆起的作用影響,太魯閣至天祥段立霧溪兩岸對峙,形成雄奇險峻的特殊峽谷地理景觀,使得東部風景區的地形主要為高山、峽谷及河階臺地。
白鮑溪
「白鮑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中段東部支稜的木瓜山深谷,為花蓮溪的支流之一,全長約9000公尺,溪流向東蜿蜒而下,經過岩壁隙道,而形成峭壁溪谷及三處瀑布,溪水終年不斷,水質清澈,因層層攔沙壩而形成多處水潭。白鮑溪上游河床中富涵「豐田玉」和「蛇紋石」,早期因上游開採豐田玉及蛇紋石、石綿而蓬勃一時。溪谷沿岸擁有溫帶潮濕的闊葉樹林,和豐富的野生動物生態資源。沿著溪流,更規劃有全長7.3公里的白鮑溪自行車生態步...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建於民國32年,早期曾為日軍的「兵事部」辦公室,與「放送局」(現中廣花蓮台)、「海岸電台」(現中華電信),相連為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民國36年陸軍總部曾將這裡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渡假中心,期間又經由國有財產局、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民國89年由花蓮縣政府將松園別館編訂為「歷史風貌專區」,90年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之一,並入選「台灣歷史百景」,民國95年,由花蓮文化...
布洛灣遊憩區
布洛灣河階地位於燕子口附近,是一處雙層的高位河階,地勢三面環山,南依塔山,過去曾是泰雅族據守要塞,曾挖掘出史前文化遺跡,現規劃為『泰雅人文遊憩區』。 此處海拔370公尺,年均溫21.5度具特殊的『環流丘』地質景觀。(距今約二億二千五百萬年)由大南澳片岩中之片麻岩與混合岩所構成的地質屬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此處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為環境教育親子活動的戶外教室,近年來更成...
舊鐵道文化商圈
昔日花東鐵路穿過花蓮市區至海邊火車總站,全長約1.8公里,自1979年北迴鐵路通車後,因交通重心轉移而逐漸沒落,謂之花蓮市舊鐵道。 2003年鐵路道路打通,花蓮市成功街十八公尺長的街道,為全花蓮市最短的道路,連接花蓮市鐵道觀光商圈及光復街的道路,全長十八公尺、寬六公尺。舉凡大禹街的清粥小菜、中正路近中山路的排骨麵、或是金城冰店與三葉餐廳這一段的商業店家,多有自己的特色...
布拉旦風景區(三棧溪)
「布拉旦風景區(三棧溪)」有「小太魯閣」之稱,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以三棧南溪為主流,而後在三棧村附近和北溪會合出海,注入太平洋。 「布拉旦風景區(三棧溪)」風光綺麗、溪谷深幽,水清碧綠,適合生態旅遊、溯溪探險、觀察地質,還可發現藏石家十分喜愛的玫瑰石,著名的溯溪熱點「黃金峽谷」就位於此溪谷中。
石雕博物館
花蓮縣因天然地形之利,擁有豐富的礦石資源,為國內石雕藝術大本營。「花蓮縣石雕博物館」以傳統博物館的組織,擴大為野外博物館的方式。定期推出國內外知名作家創作展,原則以三個月換檔一次。並開放創作者申請展覽,提供其展出舞台。蒐藏資料包括歷屆國際石雕藝術季石雕名家簡歷及作品、本館典藏品資料、花蓮石藝環境資訊等,是全國首座石雕專題博物館。 1997、1999、2001年分別曾辦...
知卡宣森林公園
「知卡宣森林公園」原名南埔綠森林公園,占地約為11公頃。日治時代曾是空軍基地,後經重新規畫整修,以童話為主要設計風格,結合中央廣場、風向儀廣場、原生植物園區、水生植物園區、龍骨溫室、趣味蜻蜓塑像、兒童遊樂區和花園迷宮。打造出一座休閒與生態教育的多功能休憩公園,為假日親子同遊的最佳休憩場所。 公園內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包含多種喬木、灌木、草本花草、爬藤植物、蕨類和水生植...
美崙海濱公園
「花蓮海濱公園」占地寬廣,北接花蓮港,南續美崙溪,且位於海濱街旁,狹長型的公園綠地綿延了花蓮港三分之二的海岸,搭配上公園的綠地、涼亭與紀念碑,是每個來訪花蓮的旅客最佳的散步地點,吹著海風與好友、情人欣賞海景,暢談生活點滴,不意快哉!